我們出問題,真的是因為我們太先進
東北測試室外球機,在所有測試廠家中,一下雪,只有我們的球機結冰了,還是全天候球機誒~~~太奇怪了,別人不全天候的沒事兒,我們全天候反而結冰了,咋整的涅?一分析,還真是全天候的原因。
首先是全天候的平面小視窗不像透明護罩那樣是半球向下的平面,而是豎直立起的平面,雖說是恨水恨塵,但是畢竟雪不是水,有一定的黏性,再沒有球型向下的重力,那就粘上了,再一凍,就冰上了。有人說了,你沒加熱的么?都零下了,還不加熱?一加熱,變成水,恨水恨塵,不就不結冰了么?而且同時參加測試的友商產品,也是小視窗設計啊,人家咋就不冰涅?
唉,這就要說到咱們第二個先進設計了,要省電啊,要節能啊,加熱策略考慮的是保證球機內部各器件組件能正常工作即可,因此設定的加熱開啟溫度過低。以紅外球為例,環境溫度低于-15℃才開啟機芯局部加熱,環境溫度低于-30℃時才開啟紅外輔助加熱。別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低了就加熱全開,自然就不冰了。
找到了原因,就能解決了,優化了加熱控制策略,以鏡頭玻璃溫度觸發并控制加熱,也就解決了鏡頭積雪積冰的問題。
我們的思想很先進,我們的經驗很不足,但是經驗可以補足,思想卻不是僅靠努力就可以改變的……

沒那么簡單,高清原來是一環扣一環
高清真的不是買個高清攝像機就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如果搞得不好的話,720P甚至有可能沒有D1的效果好。就拿某項目來說,真的可以演一出“高清是怎樣煉成的”大戲。
在豪華監控中心里,可以層次清晰的看到各種程度高清。清晰度最高的其實人眼感觀并不好,是一種采用無損壓縮叫做“高保真高清”的監控體系,100多萬10個點,不是一般人玩兒得起的,也無法納入到正常的安防體系中去(直接來說,就是上不了大屏)。
剩下的清晰度有若干個層次,清晰度最差的是我們的720P槍機配上普通高清鏡頭,往大屏上一放,蠻清楚的嘛,可是跟SDI攝像機+EC1801一比,色彩還原度,銳利度,就有了比較明顯的差異。項目不差錢,在二類點位(一類點位裝的就是那一般人玩兒不起的系統)上用的是加拿大的進口SDI攝像機(圖像比例是4:3),再配的可編程高端鏡頭(這個攝像機的價格大概在9000向上,而鏡頭的渠道價是在2000左右),再加上我們的EC1801編碼傳送,效果就要好于我們的720P IPC。因為雖然編碼部分的效果是一樣的,但是前端的光學采集IPC的鏡頭+sensor肯定是比不上那種專業相機+專業鏡頭的。后來我們在自己的IPC上裝上那種專業鏡頭,發現圖像明顯上了一個檔次。監控中心的大屏為了省錢,用的最高分辨率是1366×768的(1080P的價格要差好多,這個分辨率是性價比最高的,因此用戶還是蠻懂行的),那么1080P怎么顯示呢?依靠大屏拼接器的分辨率擴展用4塊大屏拼一個出來。原來用的是大屏原廠自帶的拼接器,用戶覺得意猶未盡,就買了個入門級的廣播級拼接器,這個圖像檔次立馬又上了一個臺階。
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能夠影響整個監控系統圖像質量的環節有:①鏡頭、②SDI攝像機、③IPC、④大屏拼接器,排列組合一下,圖像清晰度的檔次就分成了①IPC+普通鏡頭+原廠大屏拼接器②IPC+普通鏡頭+專業大屏拼接器③IPC+專業鏡頭+原廠大屏拼接器④IPC+專業鏡頭+專業大屏拼接器⑤SDI+專業鏡頭+原廠大屏拼接器⑥SDI+專業鏡頭+專業大屏拼接器總共六種圖像效果。最后一種效果,已經和在電影院看電影差不多了,很震撼啊。
這個項目教育我們,整個監控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影響圖像效果;還教育我們,高清……真是個燒錢的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