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蘇州工業園區用于治理黃標車的智能交通項目已經歷半年實戰檢驗。據統計,僅部署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宇視大數據應用平臺,每天從3億多條過車數據中,可“捕獲”黃標車100余輛,為園區的污染治理、環境保護開出了一劑“良藥”。截止目前,宇視智能交通大數據平臺已部署在重慶、東莞多地,針對當地黃標車治理貢獻可靠力量。

部署在蘇州工業園區內的前端卡口每天可“捕獲”違章黃標車100余輛
“黃標車”是未持有綠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高污染排放機動車的統稱。是當前主要的環境污染源之一,高污染排放是各地霧霾天氣持續爆發、大氣污染加劇的重要誘因。一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14輛國III標準汽車,28輛國Ⅳ標準汽車的排放量,其尾氣排放總量占總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的70%左右。限制淘汰限行高污染排放的黃標車輛,并實現違法取證,已經成為交警部門的重點工作。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開發區之一,對黃標車治理十分渴求,宇視公司快速響應,不到一周時間就完成了交警平臺黃標車治理的捕獲識別、圖片合成等功能調試。最新部署的宇視大數據應用平臺與舊有的卡口、電警前端無縫對接,實現從3億過車數據中,對黃標車限行、布控、比對、違章圖片合成及上傳等工作。
霧都重慶內環快速公路,全長75公里,是一條圍繞重慶主城區的快速路,過車數據達4億多條。宇視以前端200多路卡口和后端大數據平臺系統解決方案,完成整個快速路從基礎數據采集到圖片上傳,創新性的將卡口采集數據與RFID數據進行多方面比對結合,對黃標車闖禁行為實時監測,通過后臺數據庫自動比對、報警,可及時調配警力攔截、處罰,為黃標車違章取證提供重要支持。
驅除霧霾,治理污染,還碧水藍天。黃標車治理任重道遠,雖良藥苦口,宇視工業黨堅信:在中國情境下,“美麗中國”應是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交相輝映的愿景;面對環保治理難題,我們堅持拓展產品和系統實踐的重要維度;始終保持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

宇視卡口和大數據平臺系統實時監測重慶內環快速公路黃標車闖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