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監控竟然有不知道什么人在看!而且還能遙控攝像頭搖擺角度!
6月12日,住在喬司的胡女士先后向警方以及媒體反映:她家的監控攝像頭,有陌生用戶在看,而且還會在遙控下轉動角度。她當時就嚇得拔掉了監控攝像頭上的網線,直到今天都不敢再用。17 日,她收到了派出所的立案通知,理由是有人“使用監控設備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個人隱私”。
家用攝像頭真的不安全嗎?如果被黑客入侵會產生什么后果?記者多方采訪了新聞當事人、網絡安全專家、“白帽子”黑客。
質檢總局:80%攝像頭存安全風險!
陌生用戶在看她家的監控
她安裝監控主要是為了關注孩子的動態,一個孩子5 歲,一個孩子9 歲,正是最頑皮的時候。4 月16 日,她在網上買了一個家用攝像頭,還是1080p 高清版帶夜拍功能。
監控裝在家里的客廳角落,平時基本不用,主要是周末使用。買來以后也自己設置了一個比較復雜的密碼,綁定了胡女士的iPhone 手機,用了一個多月都沒什么問題。
事發這天早上6 點多,胡女士突然發現客廳的攝像頭在動。“我家的監控攝像頭只綁定了我一個手機,注冊了一個用戶,我老公不知道賬戶也從來不看的。我沒在看的時候,監控攝像頭怎么會動?”她手機竟然顯示有2 個用戶在看這個監控,其中一個是她自己,另一個是陌生賬戶。
哪些人在用家用攝像頭?
隨著個人及家庭的安防意識不斷增強,以及智能家居的火爆,家用攝像頭正逐步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家用攝像機可以實時監控家中情況、與父母遠程語音,遠程看護孩子等。另外,一些智能攝像機還可以與家庭報警套裝、智能門鎖等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進行聯動,全方位守護家庭安全。
宇視科技研發副總裁周迪告知,中國采用家居監控的家庭呈現井噴式增長。
6月18日,央視新聞曝光大量家用攝像頭遭入侵
八成家用攝像頭有安全隱患
一邊是家用攝像頭用戶的井噴式增長,另一邊卻是用戶擔心的安全問題。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國家質檢總局和央視新聞都發布了跟家用攝像頭相關的新聞:市面上的監控攝像頭,八成存在安全隱患;賬號密碼很容易泄露,被人拿來贈送或者“批發”售賣。
在央視的新聞中,記者演示了在網上購買批量的監控用戶名和密碼,然后真的可以在網上打開監控畫面,看到實時的監控內容,被窺視的用戶也是毫無察覺。
那么,杭州胡女士的家用攝像頭究竟為什么會被別人窺視?
央視新聞披露,通過某些公開售賣的掃描軟件可輕松獲取攝像頭IP地址并查看攝像頭監控的位置
宇視科技研發副總裁周迪分析,可能存在幾個原因。
首先,密碼被盜取了。設備的管理密碼、手機端和PC 端的登錄密碼設置不安全,過于簡單,容易被陌生人猜測或遭到黑客暴力破解。
其次,手機端和PC 端訪問軟件所在的操作系統遭到非法入侵。系統出現漏洞要及時修補,操作系統必須及時升級,同時也保證其他社交軟件密碼的安全性。
最后,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家庭上網的家用路由器所配置的nat(地址轉換)類型采用了不安全的模式。一些廠家對于客戶信息的安全防護不夠,黑客可以利用他們的系統入侵客戶的攝像頭。
張先生是某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他分析如下:
第一種,胡女士不小心泄露了賬戶密碼,被別人盜用。假如胡女士自述的內容真實可信,那么這個攝像頭,可能在到她手上之前就已經有其他用戶使用過。
第二種,賣家泄露了這個監控攝像頭的賬戶信息,或者使用超級管理員的權限登錄了胡女士家的攝像頭,使得賣家本人或者他人能夠窺視胡女士家的客廳。
第三種,就是黑客入侵了。用戶名/ 密碼、數據上傳、存儲后臺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這些畫面都可能會泄密。用戶本身不會主動泄密,但如果是一些弱口令,就可能被人利用掃描器進行大范圍掃描來破解。一旦核對成功,那么攝像頭使用者就變成了一只“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