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編者按: 謝會斌認為,安防的AI時代已到來。安防市場規(guī)模巨大,行業(yè)需求強烈,與此同時技術落地清晰。面對安防AI大規(guī)模落地的裂谷,傳統(tǒng)AI三要素演進為3+3的六要素:算法、算力、數據,產品、工程、方案。

2018年5月25日,由億歐舉辦的“GIIS安防AI創(chuàng)新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召開。其中,宇視研發(fā)副總裁、宇視研究院院長謝會斌的演講主題是《跨越安防AI大規(guī)模落地的裂谷》。他曾帶領團隊開發(fā)出安防行業(yè)大型操作系統(tǒng)IMOS,2006年發(fā)布至今推出7個版本,積累了超過1000萬行代碼、800余項授權專利,可秒級處理萬億級多維大數據。
宇視在2019年,“3+3”要素(算力、算法、數據,產品、工程、方案,并可進一步細化為科學布點、場景化前端、安全保障、后端云計算、組織保障、技戰(zhàn)法)實現了AI 在安防行業(yè)不斷取得實戰(zhàn)成果。
以下是謝會斌的演講實錄,億歐對該內容有部分刪減:
大家下午好!感謝億歐給宇視一個這樣的機會,讓我來和大家談談,在AI大規(guī)模應用的情況下,宇視是如何跨越裂谷實現落地的。

圖 GIIS 2018,干貨看舉手拍照比例,宇視研究院院長謝會斌做《跨越AI大規(guī)模部署裂谷》三次燃場:AI三要素演進為六要素,即算力、算法、數據、工程、方案、產品;全系列以中國山脈和關隘命名的AI產品和方案,實戰(zhàn)部署;IMOS大型操作系統(tǒng)。
安防+AI:AI的實戰(zhàn)落地
我是一個球迷,我們先從世界杯講起。
這兒如果有球迷的話大家會知道,2006年有一個球星犯規(guī)被罰,導致意大利得了冠軍。我想說在2006年的時候,歐洲有一家企業(yè)做了數字監(jiān)控的方案,是全球最大的一個數字聯(lián)網的方案,包括600路。同時在2006年,宇視在深圳平安福田的項目做到了全球最大的數字聯(lián)網設備,超過3000路。
隨著時間的進展,到了2018年,馬上是俄羅斯世界杯了。同樣,我看了一個數字:130萬。這是我們在某一線城市做的,一級、二級、三級攝像頭的數量。回顧這十余年,數字聯(lián)網設備已經做到了兩個數量級的增長,而與此同時,客戶希望有50%的案件能夠通過視頻監(jiān)控去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人工無法做到,所以我們認為安防的AI時代來臨是由這三個因素決定的:
第一是整個安防市場規(guī)模巨大;第二是客戶的需求非常強烈,如果50%的案子都通過視頻監(jiān)控解決,需求非常大;第三是整個安防AI視頻需求也非常清晰,就像剛才各位嘉賓分享的,無論是車牌、車型、車輛,還是視頻結構化等等。正因為這三個因素反復迭代,我們才說安防的AI時代來臨。
跨越裂谷,從AI三要素到六要素
剛才一直在強調數量,130萬個攝像頭。假設我們只處理10%,也就是13萬個攝像頭,這也是海量的。如今大家都在講AI的三要素包括算法、算力、數據,這三要素能跨越整個安防AI的大規(guī)模落地的裂谷嗎?
首先,我認為有三個裂谷。第一,核心技術突破裂谷。首當其沖的是算法,AI首先要解決準確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隨著深度學習的進展,相比傳統(tǒng)的模式識別,核心技術突破的這個裂谷我們認為是跨越過去了;
第二,小規(guī)模演示測試裂谷。我們要去測試,要應用,這是一個消費者的裂谷??亢蠖说母咝詢r比、高性能的服務器,GPU,對應的數據,對應的算法這個三要素實際上是可以解決消費者演示需求的裂谷的;
第三,大規(guī)模落地裂谷。隨便一個一線的城市,都有幾百萬的攝像機,并且還有這樣高的破案率要求,這種大規(guī)模的裂谷靠傳統(tǒng)AI三個要素能跨過去嗎?肯定跨不過去。
我們認為,算法、算力和數據這三個要素要演進到六要素才能解決安防AI大規(guī)模落地的裂谷。我們來看一下,這3+2+1指的什么?
“3”指的算法、算力和數據;“2”是產品和工程化,最終所有的東西都要產品化落地,光靠后端的服務器是解決不了的,并且產品落地還有對應的工程化問題。剛才講了很多的算法是跟場景相關的,比如說智能交通大家覺得是比較成熟的,其實智能交通整個的場景是比較清晰的,因為它的工程方面做的比較好。這么多的攝像機架上去,后面的售后維護都是工程化的一部分。這五個要素是通過方案結合在一起,而方案就是對應的“1”。攝像機從管理、存儲,到檢索等,都是方案的一部分。
AI Ready!人工智能規(guī)模應用方案
如今大家有各種各樣的流派。有的廠家完全靠前端智能;有的靠后端的智能,做NVR等設備;有的在存儲方面做對應的智能,對應的GPU;有的靠中心做對應的服務器的集群再去做智能;還有的通過云端來做智能。
我認為只有以上任何一個都是遠遠不夠的,這些都可以算為安防+AI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宇視有以上各部分,再加上AI六要素全面發(fā)力,最終的目的是交付給客戶的系統(tǒng)TCO要低,并且性價比是最高的,這樣的解決方案才是最優(yōu)的。這個解決方案就是宇視AI Ready!。這是我們把整體六要素和方案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解決方案。
下面介紹一下宇視AI Ready!的詳細情況。
首先是宇視基于AI具體的產品,剛才我們談到了有前端智能、后端智能、存儲智能、中心智能、云端智能。宇視的產品命名都是基于中國的山脈和關隘,“函谷”是深度智能攝像機,可以做到每秒抓拍40張,并且可以在后端進行篩選;前端攝相機是系列化的,不同像素、不同指標的都有。第二個是“潼關”智能識別速通門,可以在室外應用,前端實現快速識別。第三個是“天目”智能交通抓拍單元,這個設備與后端配合,能夠做到“33合一”的功能,包括前面的闖紅燈違法、違停等,滿足治安執(zhí)法和交通管理等各種需求。
存儲智能方面,宇視有對應的“秦嶺”超融合視圖云存儲。要做一個好的方案,安全非常重要,尤其在現在的情況下。我們現在把智能和安全結合起來,形成了“燕山”,對設備來做準入。還有“昆侖”視圖數據中心一體機,這個設備能夠在4U高的設備里加載80顆CPU,和前面的“函谷”配合起來可以做到640路智能識別。
宇視AI Ready!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除了以上設備端智能產品,還推出了機架式智能產品。機架式智能產品能夠做到靈活訂制,不但可以插對應GPU的卡,也可以插CPU的卡以及大數據的卡,還支持存儲。為了更好地去管理和部署,我們做了各種CPU、GPU、內盤等優(yōu)化的管理。
針對云端,宇視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基于IMOS7.0操作系統(tǒng)做到靈活調度。宇視AI Ready!所包含的重點產品全部涵蓋在這個大平臺中,包括剛才談到的存儲,即各種設備的存儲,結構化的、半結構化的、視頻、圖片等,也包括了各種大數據以及各種設備的管理。
IMOS7.0融合了所有以上提及的安全和智能產品,同時為了跟合作伙伴一起成長,系統(tǒng)里涵蓋的每一種功能都用不同的接口對出來。比如,你要是喜歡用C,那么我有C的接口。對于開發(fā)能力比較強的合作伙伴,我們可以把底層的大數據和數據的接口都提供出來。此外,IMOS7.0可以靈活拓展,給合作伙伴提供了多樣的靈活的接口以后,形成了一個云端,這就是AI Ready!云端的解決方案——IMOS智能云。
科技實業(yè)落地在各行各業(yè)
以上是宇視AI Ready!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的具體情況。實際上,宇視在行業(yè)解決方案層面已經實現全面實戰(zhàn)落地。
從具體案例來看,截止2017年底,宇視作為第一品牌、第一集團,已經成功交付615所平安高校,其中含88%的211和90%的985高校;35個城市的100余條地鐵線路和45個機場;全國580余個平安城市,在中國的東西南北都有使用宇視對應的平臺;330余個智能交通項目;380余家大型企業(yè),比如說中國郵政整個的“雙十一”我們都要去支持,全國郵政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都是用宇視的;180余家三甲醫(yī)院,230余條高速公路和200個地標性商業(yè)綜合體建筑。我們后續(xù)也會在這些行業(yè)里面全部把AI部署落地,而且足夠地實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