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于2020年3月12日正式發布實施《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綱要》明確了智慧城軌建設的“1-8-1-1”的布局結構,力爭通過“兩步走”實現智慧城軌建設的戰略目標。 為此,宇視以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核心業務需求為驅動力,不斷迭代解決方案,積極參與智慧城軌建設。
宇視聚焦城市軌道交通場景,以“人、設備、環境”為對象,實現全方位的人員行為實時監測、全要素的設備安全監管、多維度的環境安全管控,依托物聯網、數據技術、智能識別等技術,融合各類數據,構建設備全息感知、系統集成聯動的高度自運轉、全時全景車站管理模式。
宇視立足CCTV系統,采用先進的IP全交換架構,將媒體流與信令流分離,網絡承載實時視頻實況、視頻存儲。前端網絡攝像機或編碼器基于iSCSI標準存儲協議,將存儲流直接送入存儲設備,避免流媒體架構單點故障及系統擴容瓶頸。面對存儲容量需求、連續性需求、可靠性需求及性能需求,通過虛擬化、分布式、集群、跨節點保護等技術,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訪問功能。豐富的聯動預案,靈活的平臺業務,快捷的用戶通信,為車站異常事件管理提供高效的相應策略。
以GB 51151標準為設計原則,以AIoT相關系統或設備為對象,宇視搭建綜合集成平臺,可實現系統集成、數據集成及業務集成。站點級平臺完成基本業務閉環,線網級平臺呈現數據態勢感知,上下級平臺通過級聯接口互聯,旨在完成全網狀態監測、技術防范設施設備管理及全網事件處置決策和應急指揮。
完成基本系統集成的同時,融入客流監測、智能分析、領導駕駛艙等創新業務。投入使用后,可以根據用戶使用需求的變化,逐步迭代版本,無需重復建設。
客流精準管控是智慧車站建設的重要課題,為此,宇視開發大客流監測及預警系統,結合車站內部環境布局,部署高清網絡攝像機、激光客流統計機,借助前端和后端智能分析能力,完成車站內客流采集及異常事件檢測,系統可將原始客流轉化成客流速度、客流熱力圖、擁擠程度、排隊等候時間等。車控室大屏呈現可視化展示界面,融合客流看板、預警中心、3D地圖、AR實景監控、智能運維,可用于車站運營管理。同時,將客流數據發布在各出入口的乘客信息屏,可提示乘客了解站內客流狀態。
以GB 51151標準為設計原則,推出綜合集成平臺方案,針對各子系統基礎業務數據及智能感知數據,提供集成、處理、可視化能力,打破各系統數據孤島,提升安全事件處理效率。
采用先進的系統組網架構,深化前端、平臺、存儲等軟硬件設計,減少故障點、增加容災機制,確保業務高可靠性。
融合視頻、雷達客流統計技術,并轉換為客流量、客流速、客流熱力圖等指標,面向車站站務可精準處理大客流問題,面向乘客可及時感知站內信息。
基于服務43個城市,170多條線路,200多個視頻技術項目的積累,宇視科技連續多年獲得行業內高度認可,成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領先視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