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大模型+AIoT=?宇視和四大行業先鋒開啟一場AIGC平權試驗
■記者:三北
帶著舊難題,這四大行業客戶在“宇視梧桐”探索新解法。
繼5月9日推出大模型僅一個月之后,近日,AIoT頭部企業宇視科技又有了新動向。
6月9日上午,在首鋼會展中心舉辦的北京安博會(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期間,宇視科技啟動梧桐大模型種子合作伙伴計劃,與來自交通、教育、零售、體育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多位伙伴簽署合作,這標志著梧桐大模型的初步實踐落地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宇視科技總工、首席產品官朱兵說:“大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AIGC平權。梧桐在CV(計算機視覺)側可以大幅提升長尾算法的生成效率;基于NLP(自然語言處理)工具,能很好滿足提升內部技術營銷和服務效率的需求;MM(多模態)例如Vlog應用為文旅景區帶來了多贏的運營模式。”
作為梧桐大模型種子合作伙伴,會上,國健云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東嘉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萬店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來到現場進行深入分享,帶來了AIGC及大模型落地行業的最前沿的一線實戰洞察。
▲梧桐首批種子合作伙伴接受朱兵(左三)授牌
多路AI大模型正在卷入AIoT行業。在過去短短一個月里,除了宇視,已經有包括商湯科技、算能、熵基科技、360智慧生活等多家企業公布了AI大模型在AIoT領域的相關進展。宇視這邊,其梧桐大模型也將于7月正式面向第一批伙伴測試。
那么AIGC及大模型究竟能為AIoT行業帶來什么?最先嘗到技術紅利的會是哪些行業賽道?已有大模型產品的實際的市場反應情況又如何?通過對話宇視科技的多位高管并解析宇視梧桐大模型的發展實踐,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深入了解。
1、AIoT大模型入行業:
400萬多萬塊場地設施AI提供管理服務
“AIGC帶來了技術和知識的平權時代,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在于效率,在于看清自己的定位后第一時間全力撲上去行動。”朱兵在簽約會上對智東西等媒體說。
在梧桐大模型正式推出一個月后,行業落地效果已經初步顯現:來自體育、教育、交通、零售四大行業伙伴迅速與宇視取得聯系,加入梧桐種子合作伙伴計劃。
國健云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服務于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的主要運營商,承擔了國家體育政務業務管理系統、國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全國縣域足球賽事活動服務平臺等的建設及運營。本次,國健云創在場地設施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傳播兩大方面探索與梧桐大模型結合。
首先是場地設施項目方面,國健云創相關負責人范女士介紹,國家平臺上的目前急需解決公共服務場地的設施使用情況,離大眾最近的設施建在哪里?使用頻率如何?用戶的使用偏好是什么?設施的損耗情況如何?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健云創希望通過和宇視深度合作,借助梧桐大模型的能力更高效的為大眾提供精準、多元化的服務,為“全民健身”做好強有力的抓手。
在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方面,范女士介紹,場館賽事、社會足球、社區運動會等賽事活動目前舉辦次數達10萬次/年,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很多精彩賽事和故事。然而,由于活動區域分散,活動內容很難找到好的方式傳播出去。
為更好的服務“全民健身”項目,國健云創將利用宇視梧桐大模型,通過采用其已經落地的Vlog自動生成應用,為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通過AI捕獲、剪輯、包裝和傳播的方式,讓全國人民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通過這兩個場景需求,我們看到,無論是城市里的體育場館,還是小縣城的賽事活動,都有望公平地用上CV大模型技術。而縱觀產業技術發展脈絡,從CV到NLP及多模態,行業大模型有望讓更多行業嘗到技術平權的紅利。
2、直擊行業碎片化痛點
一場AIoT領域的技術平權試驗
這是一場AIoT領域的技術平權試驗,AIoT頭部企業和行業先鋒都參與進來了。
除了國健云創,本次加入宇視梧桐大模型種子合作伙伴計劃的,還有來自零售、交通、建筑等領域的三家行業頭部企業,都表現出對這一計劃的濃厚興趣。
種子伙伴山東嘉揚是教育領域的集成商,其負責人說:“我們希望通過行業分層合作,宇視基于通用大模型訓練行業大模型,我們使用宇視開放的能力聚焦在業務場景,給終端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蘇州萬店掌是智慧零售領域的知名AI企業,公司負責人也對智東西等媒體談道:“以超市為例,生鮮的新鮮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智能還無法做到水果、蔬菜以及水產新鮮度的準確識別,我們希望梧桐可以通過訓練滿足這一需求,降低門店的損耗。”
另一位種子合作伙伴北京城建智控的相關負責人稱:“宇視為我們提供的是大模型的能力,與宇視合作可以快速地定制場景化算法,并將算法部署到邊緣設備上。”
▲梧桐種子合作伙伴、宇視相關負責人與媒體在現場交流
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大多是從自身所處行業的痛點出發,尋求大模型助其解決業務問題。他們提出來的需求都是具體實在的,為各行各業有數字化轉型需求的企業提供了有價值參考。
那么從整個AIoT行業來說,什么樣的行業場景更適合落地大模型?
宇視云智能產品部部長湯利波告訴智東西,現階段梧桐大模型種子伙伴選擇主要有三方面考慮:1、細分行業、場景里能力較強、發展較好的。2、細分行業對AI智能化需求多,最終客戶已完成對AI認知普及,以及長尾算法需求多的。3、合作伙伴有主動意愿的,可以雙向奔赴的。
比如,前文提到的國健云創多個場景就是偏長尾的場景,每個場地的器材都不太一樣,如果用深度學習小模型的話,就需要去各個場景采集海量數據,針對不同的場景做訓練學習,過程就變得無窮無盡,代價成本太高;但通過行業大模型,我們就可以在小數據量的情況下,讓模型具有泛化的識別和理解能力,大大簡化了開發和應用流程。
長期關注AIoT產業的人可能了解,碎片化是產業升級長期以來的阻礙。包括行業場景的個性化、數據多元異構、軟件煙囪化、硬件多樣化、需求定制化等多個方面,是過往AI落地面臨的頑疾。
對此,宇視研究院院長謝會斌告訴智東西,如果說過去基于小模型的AI算法對碎片化需求的滿足度不足10%,未來基于大模型大概率能提升到超過50%,會有原來越多的集成商基于梧桐開發屬于自己的可用算法,而不是靠宇視這樣原廠商。
“我們今天重點講CV大模型,當然后面還有多模態、NLP。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提升,我們不僅會看到數據標注成本大大降低,包括對應的分割識別跟蹤等基礎框架都會發生大的變化,相當于對整個視頻做語義理解,原來很多這種長尾的算法可能就支持了。”謝會斌說。
如果謝會斌口中的“50%碎片化需求”真的被滿足,那將是一個更廣闊的藍海市場。可以想象,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將從這場AI技術平權運動中受益。
3、多路大模型卷入AIoT:
拼產品、拼成本,重構行業生態
近期,代表著智能物聯最前沿趨勢的安博會在北京舉辦,包括宇視科技、商湯科技、算能、360智慧生活等六家不同賽道的頭部企業在會上展出了大模型或者相關應用示例,引爆了2023年的安博會。
▲多家企業在安博會展出了大模型相關成果
多路大模型卷入AIoT,同時也引起人們思考:AI大模型究竟能為行業帶來什么?
湯利波告訴智東西,AI大模型無疑會為行業帶來增量市場。在原來的深度學習小模型時代,AI訓練投入產出比較差,客戶拿不到一個合理的成本,因此需求得不到響應;而大模型讓最終客戶有機會得到一個合理成本的算法,將原來響應不了的問題解決好了,整個商業的增量就出來了。
實際上,近期國內的一些最新政策透露出積極信號。比如近期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創新主體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場景需求,率先在城市大腦建設中應用大模型技術……實現智慧城市底層業務的統一感知、關聯分析和態勢預測。而后深圳、成都等AI落地政策都有類似指導。
可以預測,一個潛在的數智物聯新藍海市場在孕育,與此同時,AI大模型技術如何“軟著陸”成為當前的首要問題。
誠然,AI大模型落地仍面臨成本消耗,對此各行各業的企業有需要如何應對?
湯利波談及了宇視梧桐大模型的解決思路:在訓練側,宇視面向大量中小渠道提供公有云訓練服務,無需購買相關基礎設施,可以極大降低使用門檻;對于AI需求多、研發實力強的大渠道,提供私有化部署方案,綜合考慮技術門檻和使用頻度,長遠來看是極具性價比的。
在推理側,由于行業大模型資源開銷要比通用大模型小很多,在數據中心側和邊緣側的資源開銷上升有限,綜合推理設備成本和研發費用,TCO(總體擁有成本)是大幅下降的;即針對碎片化的AI需求,使用行業大模型的交付模式精度更高,同時也更經濟。
而在眾多企業關注的安全問題上,宇視采取多項措施加以保障。包括其與云供應商簽署專門的合作協議條款,在系統中實現分權分域,簽署完備的數據確權條款,增強與伙伴共建共信等。
▲宇視云智能產品部部長湯利波在講解梧桐大模型平臺
朱兵說,AI大模型帶來的是整個生態的變革,宇視要把它讓利給渠道,最后還是個商業問題。梧桐不在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安防商品,遵循賣一個攝像頭直接買賣的邏輯,而是通過一個軟件技術賦能平臺,一方面提升伙伴的解決方案競爭力,一方面通過擴充宇視的渠道助其銷售設備,這是一個培育的過程。
我們可以預見,隨著以梧桐為代表的AI新物種進一步規模化落地,AIoT硬件市場或許會進一步向頭部集中,但算法、軟件、解決方案的能力將更多向集成商、渠道商靠近。
當集成商、渠道商從“搬箱子”的人變為智能化方案咨詢服務商,與上游設備商的關系由買賣變為培育和共創關系,行業生態秩序也將被徹底重構。
4、結語:從AIGC到大模型
技術平權加速AIoT產業升級
從年初的爆火的對話機器人ChatGPT到AI繪畫工具Midjourney,從AIGC應用到背后的大模型技術,當下,我們看到最前沿的技術正展現出變革千行百業效率的潛力。作為上一波AI落地潮中的最佳落地點之一,AIoT再次成為AIGC及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賽道。
正如宇視CEO張鵬國在此前的演講中所說,就像“繁體字到簡體字”的進化,AI落地的門檻會大大降低,AIoT行業上下游伙伴都有望從中受益。這波AI技術浪潮有望給行業帶來一場技術平權運動,從而促進行業的業態和生態都加速升級。
[出處] 三北, 大模型+AIoT=?宇視和四大行業先鋒開啟一場AIGC平權試驗.智東西, 2023-06-13